
湖南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曹茜茜
我國有近9000萬殘疾人,命運使他們“折翼”,卻無法使他們低頭。5月15日,是第三十二次全國助殘日。當我們把平視的目光投向這個特殊的群體時,也要為他們的生活“點一盞燈,架一座橋”。
對于絕大多數殘疾人來說,他們生來堅強,是絕壁上的花,是深海里的魚。與健全人相比,他們或許稍顯“沉默”,甚至有點“笨拙”,但身體的殘缺并不妨礙靈魂的高貴。目光的不遠處,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的舞臺上,殘疾人運動員用生命的律動,詮釋出內心的強大;當目光轉向我們身邊,日復一日的重復練習中,江夢南通過讀唇學會“聽”“說”,演繹出對生活的熱愛。當他們用自信發出“我可以”的吶喊,鼓舞的不只是被苦痛吻過的少數個體,更是面對挫折仍勇毅前行的每個你我。
于最溫潤處入手,鋪灑“人情的陽光”,激蕩“善意的漣漪”。近年來,從手語播報天氣預報,到導盲犬走上飛機;從開設盲人影院,到為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殘疾人的生活“舊貌換新顏”。然而,在信息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進中,有些被忽略的細節也逐漸顯現:掃碼支付等新業態迎合了年輕群體,卻無形中“忘記”了殘疾人;有些人行通道鋪設完柏油路,盲道卻遭遇“無言的苦惱”。讓信息不再“有壁壘”,讓盲人不再“行路難”,既需要以行動去優化看得見的“硬設施”,也需要用內心去“感應”看不見的“軟環境”。
一個群體的成長進步,折射一座城市的內在品質,也映照一個國家的蓬勃生機。今年全國助殘日以“促進殘疾人就業,保障殘疾人權益”為主題,特別強調相關部門要組織國企民企殘疾人招聘、殘疾人崗位精英賽、民營企業招聘月等就業服務活動。眼下,湖南各市州的免費就業技能培訓、殘疾人就業幫扶招聘會等熱潮涌動。營造公平的社會空間、保障殘疾人的就業權益,必能點亮更多“折翼者”實現人生價值的夢想之燈。而“一個都不能少”的無疆大愛,正是這個時代的精神寫照和發展標志。
培根論說人生時,曾稱頌殘疾人“總是和上帝扯平了的”。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注與幫助,賦予他們“獨自遠行”的能力,他們就能乘著時代的東風,活出精彩的人生。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責編:曹向陽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關于做好“新永興”APP下載推廣使用工作的通知
永興縣開通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和涉養老詐騙有害信息專項舉報通道
永興縣開通涉網絡暴力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房屋安全 從我做起 ---致全縣人民的一封信
永興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辦理須知
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屋裝飾裝修管理的通知
永興縣既有房屋建筑大排查大整治 “八個嚴禁、八個到位”
關于公布永興縣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舉報方式的公告
下載APP